找回密碼 或 安全提問
 註冊
|註冊|登錄

伊莉討論區

搜索
發表文章前請先閱讀相關版規伊莉需要你的贊助和支持儲值後自動升級用戶組
mega 無明日花偷拍ge 無碼ge旬果
女友穎穎同級生2寒武紀062713_6two stpe綜英美magicami

休閒聊天興趣交流學術文化旅遊交流飲食交流家庭事務PC GAMETV GAME
熱門線上其他線上感情感性寵物交流家族門派動漫交流貼圖分享BL/GL
音樂世界影視娛樂女性頻道潮流資訊BT下載區GB下載區下載分享短片
電腦資訊數碼產品手機交流交易廣場網站事務長篇小說體育運動時事經濟
上班一族博彩娛樂

[繁/無修正]夢想成為

中國老頭在香港淺水灣

[繁]藥師少女的獨語24

[繁]因為不是真正的夥

[繁/無修正]夢想成為

[繁]迷宮飯09-
會員寫作專欄大學生活交流中學生活交流小學生活交流各類考試討論中國文學科學討論哲學討論
心靈小品 (短篇)好書推介及閱讀感想歷史討論宗教討論藝術交流日本文化英語學習坊留學遊學交流
神話傳說
查看: 762|回復: 1

[轉載] 《白話佛法》眾生是佛,佛即是眾生 。[複製鏈接]

Rank: 2Rank: 2

帖子
291
積分
893 點
潛水值
11420 米
發表於 2021-9-25 08:05 PM|顯示全部樓層
成為伊莉的版主,你將獲得更高級和無限的權限。把你感興趣的版面一步步地發展和豐盛,那種滿足感等著你來嚐嚐喔。
本帖最後由 紫莲alice 於 2021-9-25 08:37 PM 編輯

(一)

今天繼續給大家講,怎樣讓人在學佛中不迷。每一個人在學佛當中都會迷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是菩薩?我怎樣能夠見到佛性?我們到底是佛呢,還是魔?因為每一個人在學佛當中,心中都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概念:一種就是自己正的經驗、思維,稱為“正思維”,那麼他就覺得自己是佛;還有一種,就是魔性,因為每個人都有魔性的。

佛菩薩對這個問題是這麼闡述的:是佛,又是眾生;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我們怎麼樣能夠成為佛呢?我們本來就是佛,因為我們迷惑了,就成為眾生。但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如果我們人能夠覺悟了,我們就是佛;如果這個人迷惑了,他就是眾生。眾生就是迷惑顛倒的人;佛是開悟的,是有悟性的人。因為我們修心開悟了,又成為佛。所以佛菩薩說:“迷了,你就是眾生;悟了,你就是佛。”這很重要。你今天開悟了,你就是佛;你今天著迷了,為某一件事情發瘋了、著迷了,那麼你就是眾生。如果你們對某一件事情過分了,那不是一點點的問題了。對某一件事情執著過頭了,那就是魔了,眾生就靠近魔一點了;如果你能夠靠近佛一點,也是眾生,但是這是開悟的眾生。所以這個眾生是很重要的。

師父給大家講,我們學佛的人,要用身口意來供養佛。什麼叫供養啊?以為買點水果,做點功德啊?不是這個供養。身口意都要供養。就是說,你的身体如果做出來佛的事情,你就是在供養佛;你今天嘴巴里說出來的話,是像佛一樣的,你就是在供養佛;今天你的意念想出來的事情,像佛一樣,那你又是在供養佛。所以身口意要供養佛。比方說我們身体做一切佛事,我們做很多的佛事,我們磕頭,我們換水果,我們換花等等一切,就是身体供養;那麼開口就說菩薩好,說佛好,勸人好好念經,好好修心等等,那叫口供養,就是嘴巴在供養佛;那麼意念上呢,要隨時地憶佛,也就是說,在意念當中隨時都想到佛菩薩,隨時都想到我是一個菩薩,我是一個佛,那麼你意念當中也是在供養佛。因為你在任何的意念當中,你沒有忘記佛性,實際上你就是在意念地供養佛。所以,要身在做佛事,口在念佛,意念要集中不散失,你這樣才念得好佛,才做得好菩薩。

身体要不斷地做善事。舉個例子:你們剛剛在觀音堂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在做善事?如果你們都是在做佛事的話,那麼就對了。比方說剛剛在弄山水畫,在搬凳子,那這些都是為了眾生。又比方說要聽師父講課,那麼你們的嘴巴呢,“哦,大家講話輕一點啊”。大家念經啊,或者打電話跟人家解釋,這些都是做佛事。如果腦子里正想著:“我要好好地修啊,我差得太遠了。”那麼這樣的話,你的思維才會集中,才會不散失。所以身口意屬于大供養。

不要以為出了一點點錢,不要以為做了一點好事,不要以為今天我稍微做了些布施就是大供養。實際上,大供養是你自己真正能夠用你的意念,用你的行為,用你的嘴巴講出來的話讓人家感受到你是佛,實際上你就是在供養佛。因為你出來的樣子讓人家看到了佛菩薩,讓人家想到了佛菩薩,那你就是在供養佛了。像這種身口意供養有什麼好處呢?因為供養佛的人,他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感召。加持是什麼?佛菩薩對一個人的加持,就是讓他能夠克服他的孽障,能夠讓他心明眼亮,能夠讓他不斷地消除他身上的靈性。因為他只要跟菩薩感應越多,魔和鬼都不會上他身,就這麼簡單。

所以反過來講,為什麼身口意的供養能夠讓魔不上身呢?很簡單,因為你嘴巴里從來不講鬼話,因為你腦子里從來不動鬼點子,因為你做出來的動作都是像人、像菩薩。你想想看,就這三個,你是不是得到供養了?想想看,只要你真正地在人間像菩薩一樣地這麼做,魔會來找你嗎?舉個簡單例子:你身体上的素質非常不好,你有很多的病菌,那麼平常体質不好的人在你面前打個噴嚏,你就感冒了;如果你的身体素質很好,人家再怎麼弄也弄不到你的。



(二)
所以我們平時像佛、像人,不做鬼事,我們就見不到鬼。經常做鬼事的人,他怕鬼;經常動鬼點子的人,他也是怕鬼的;經常不做人事的人,他也是會被鬼找上的。要真正明白,菩薩的加持和感召。菩薩的加持和感召是什麼呢?就是感應的召喚。你這個人跟菩薩想的都一樣,你就能得到菩薩的感應。你一念經,一召喚菩薩,菩薩就會來,這就叫感召。感召實際上是有力量的。舉個簡單例子:師父如果今天磕頭求菩薩,為什麼比你們靈啊?因為我有感召力。你們磕頭求就沒有感召,因為召不來啊,你們沒有感動菩薩啊。你們自己的功力不夠,功德不夠啊,你怎麼會有感召力而一求就靈呢?

能夠一求就靈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前世修得特別好,今世沒有做壞事,他到廟里一求就靈;還有一種人,前世一般,今世狂修,沒有做什麼壞事,沒有動什麼壞腦筋,他也有他的感召力。

修供養功德。你們知道,供養也有功德。比方說今天初一了,很多人獻花。這是不是供養菩薩啊?有沒有功德啊?今天初一了,講好話。是不是有功德啊?今天初一了,上水果,度人,放生。是不是有功德啊?那麼這個功德全部屬于供養的功德。供養什麼?供養佛了。我們今天在供養佛菩薩,供養也有功德。

有人問,“我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功德?”你不要去追、去想,你自己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所做的一切是對菩薩好的,你就有供養功德。因為有供養功德的人呢,他會得到一種叫“開悟狀”。“開悟狀”是什麼呢?非常能夠想得開,非常能夠明白。經常處于這種狀態,經常求佛的人,他不會離開佛太遠。舉個簡單例子:你們經常跟師父在一起,師父經常管著你們,你們就不會做錯很多事情,你們會明白道理。這就是使自己的理智處于開悟狀態。反過來講,如果你們今天不跟師父坐在一起,你們做錯的事情就會很多。我們今天不跟菩薩多接觸,不聽菩薩多教育,不念經,不學佛,你們所做的事情就錯的很多,就離佛越來越遠了。



(三)
如果這個人是佛或者菩薩,他著迷了,他迷惑了,他就成為眾生了。你們不要以為菩薩不會迷啊,菩薩也會著迷的。到了人間,迷了就回不去了。很多人說“迷途知返”,迷途返不了。因為到了人間被一些誘惑所纏繞,他就迷惑了,他就不能成為菩薩了。所以,佛離開眾生他即是眾生。佛不能離開眾生的。佛一離開眾生,他就是眾生。佛的使命就是來救眾生的。

舉個簡單例子:如果佛是魚,魚不能離開水。魚離開水了,魚就不成為魚了。正因為佛菩薩他們在無始劫以來,一直是替眾生受罪、受難,他們才能成為佛菩薩的。你說說看,如果不替眾生受罪,他怎麼能夠成為菩薩?也就是說,這個人是個好人,好人一定是幫助人家。整天幫助人家的人,他才是個好人;如果這個人開始不幫助人家了,他能成為一個好人嗎?

佛菩薩是永遠幫助人家的。不幫助人家的人,他就不能成為菩薩。菩薩是下來救人的。他今天能救人,他是菩薩;如果他說,我不救了,到人間來沉迷于各種人間的貪瞋痴,他就不成為菩薩,他就成為眾生。
...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行善而不住善,弘法而不住法,布施而不著相,長此以往,就會破“執著”與“我相”。
分享使你變得更實在,可以使其他人感到快樂,分享是我們的動力。今天就來分享你的資訊、圖片或檔案吧。

使用道具檢舉

Rank: 2Rank: 2

帖子
480
積分
337 點
潛水值
20301 米
發表於 2021-9-25 10:58 PM|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wuamos 於 2021-9-25 11:25 PM 編輯

下載: 訪客無法瀏覽下載點,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抱歉打擾,因為版大日前無法教曉佛教信眾於他人聲稱正信佛教時如何分辨正法與否,不能確定怎樣正念正定學正法,已無法進一步弘揚佛法。另外若眾生是佛,那波旬等是眾生嗎?!請勿迥避重點,嚴正回應問題吧!...
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使用道具檢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上傳和撰寫 侵犯版權(未經授權)、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回頂部